用舞蹈的方式讲好中国文化故事

期次:第700期    作者:本报记者 闫春旭 通讯员 笪越   查看:119





  抖包袱让学生喜欢“非遗”舞蹈“因为我是东北人,本身自带娱乐因子,我很期待自己的课堂是氛围非常愉悦、高兴的课堂,所以通过这种幽默和快乐的方式传授学生们舞蹈艺术的理念。”1988年出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的李建勋是我校艺术学院舞蹈系教师,主要从事“非遗”舞蹈方面的研究,主讲《舞蹈编导》《舞蹈鉴赏》等课程。几天前,他的一条视频播放量超千万,并被《人民日报》点赞。走红网络的视频正是《舞蹈鉴赏》选修课的内容。
  “因为民族民间舞蹈需要的道具太丰富了,而我家里恰好有东北秧歌的手绢、朝鲜族的服饰等物品,我就带到教室里给学生们上课。”谈到这样做的原因,李建勋表示,一方面为了丰富课程内容,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大家喜欢这门课也就更加容易接受。他表示,“我很期待自己的课堂是氛围非常愉悦、高兴的课堂。”
  李建勋说,有时候在上课过程中还会刻意抖包袱,让学生们爱上“非遗”舞蹈。
  花费6年研究一支舞蹈2014年底来到河北大学任教后,他就一直在研究一支舞蹈——河北易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摆字龙灯”。
  谈到当初研究“摆字龙灯”舞蹈的原因,李建勋表示,刚开始接触“非遗”舞蹈的时候,他是排斥的。但后来跟着研究生在保定采风的时候,李建勋从民间传承人口中了解到“非遗”舞蹈的现状,他说,“很多‘非遗’舞蹈很难传承下去,年轻人不愿意学习,已经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。”
  在这种情况下,李建勋对“摆字龙灯”舞蹈产生了兴趣,还邀请两位传承人到学校来为学生们授课。他认为,自己对“摆字龙灯”舞蹈的关注并不在于舞蹈的外在形式,而是深刻的乡土气息,更具有人文情怀。现在发自内心地喜欢‘非遗’舞蹈,感觉太好看了。”
  在研究“摆字龙灯”舞蹈的6年时间里,李建勋还出版了一本15万字的学术专著。
  用舞蹈的方式讲好中国文化故事在研究“非遗”舞蹈的6年时间里,李建勋先后编创了10余个作品。谈到这些年来研究“非遗”舞蹈的初衷,李建勋表示,中国文化自信应该从对家乡的文化自信开始,从对校园的文化自信开始。他希望通过舞蹈课程,让更多人知道自己身边有如此好的传统文化。“作为地方高校舞蹈专业的老师,除了教学和科研任务外,我觉得我们有义务、有责任尽己所能服务社会,我希望能够为这些濒临失传的‘非遗’舞蹈的保护和传承做出自己的一点点贡献。”李建勋说。
  “用好地方语言,讲好地方故事。我觉得这是我们舞蹈专业师生的一个责任和担当,不仅要用舞蹈的方式把地方故事讲好,还要用舞蹈的方式把中国故事讲好。”从2014年至今,李建勋已经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,“在接触‘非遗’舞蹈的过程中,我越来越觉得中国传统舞蹈实在太棒了,我想把它们传承下去,让更多人知道中国优秀的传统舞蹈。”